当前位置:首页 > 党群园地 > 党建工作
党群园地
党建擎旗 合作赋能丨以科技创新贯通矿山充填工程与产业化之路
时间:2025年09月28日
+ . -
       近日,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沙矿山院”)与赣州工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州工控”)在长沙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矿山充填胶结料项目的开发与产业化。此次合作标志着矿山充填胶结料技术实现从实验室研究走向规模化生产的关键突破,双方将携手构建“科技-工程-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为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提供系统化技术支撑,致力打造以院企协同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标杆典范。
  党建引领:红色引擎揭开深度合作精彩篇章
  
  为强化政治引领、培育“奋斗共同体”的合作文化,促进资源共享,五月底,长沙矿山院党委与赣州工控党委组织开展了党建共建活动,我院领导和赣州发展投资控股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赣州工控集团董事长廖生兴率队参加活动,双方围绕“以党建引领发展、以发展检验党建”这一主题开展了广泛交流并就下一步如何整合资源、深化合作进行了探讨。通过为期两天的活动,双方不仅确定了在“智能化矿山建设、绿色安全发展、核心技术攻关等领域积极探索,围绕萤石矿、锂资源高效开采利用合力研发攻关”的合作框架,还共同前往刘少奇故居、湖南第一师范旧址等红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更是通过这种政治凝聚、组织联动、文化融合的方式加强了彼此信任和了解,为后续的战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战略合作:锚定创新融合规律的必然选择
  如何畅通“党建引领发展、以发展检验党建”的路径,加速优化产业布局和科技创新,奋力争当“三个排头兵”是摆在同为国有企业的长沙矿山院和赣州工控面前的重要课题。长沙矿山院与赣州工控的全产业链战略合作,正是对这一课题的精准实践。
  
  作为我国矿山工程领域的老牌科研机构,长沙矿山院深耕矿山充填技术研究近70年,可谓技术创新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我院响应国家“双碳”战略,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技术研发体系,推动矿山充填从“被动治理”向“资源化利用”转型,长期专注于矿山充填胶结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围绕尾砂资源化、工业固废高效利用、高性能胶结体系构建等方向,已形成集“技术研发—配方设计—工业化生产—工程服务”于一体的完整体系。在胶结料配方优化、充填工艺创新等方面积累了100余项核心专利,承担了“低密增强改性添加剂研发”“低放热早高强充填胶结料研发与性能调控”等国家和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打破了高掺量工业固废的激发利用、低成本高强度胶结体系构建、复杂尾砂适应性调控等一系列技术瓶颈,为行业提供了高效、绿色、经济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赣州工控作为赣南地区矿产资源整合开发的核心平台,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丰富的矿产资源和稳定的市场渠道。此次与我院达成合作,正是基于对我院在矿山充填领域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成熟的成果转化能力的信任。深度合作将实现“科技创新—工程转化—产业落地”的全链条对接。科研机构的技术储备与产业集团的工程应用能力、市场资源深度结合,不仅能够推动实验室成果通过工程化创新迅速应用于实际生产,还能借助产业需求反哺科研方向,形成可持续的协同创新闭环。双方还将构建“项目牵引—定制研发—试验验证—产业化生产—规模化应用”的全链路闭环合作体系,严格遵循科技成果转化的全链路规律 。
       在技术验证环节,项目团队将以赣南地区工业固废(粉煤灰、氟石膏等)为原料,完成矿山充填胶结料的实验室配方优化,重点开展技术可行性与商业潜力双维度验证——通过性能测试、知识产权评估与市场竞争分析,确保技术既具备创新性又契合产业需求。
       在工程转化环节,依托长沙矿山院的工程技术积累,推进小试到中试的放大试验:小试阶段将确定关键工艺参数与设备选型,中试阶段则在接近工业生产条件下验证规模化生产的稳定性,为产业化提供工程级数据支撑。
       在产业落地环节,项目团队将联合赣州工控,充分发挥资金与运营优势,开展生产线建设、供应链管理与市场推广,同步针对萤石矿、钨矿、铅锌矿等不同矿山的尾矿特性持续优化产品,实现“一矿一料”的定制化应用,最终完成从技术样品到产业产品的跨越。
       此外,双方还将建立联合研发机制,共享成果的同时培养兼具科研能力与工程实践经验的复合型人才,为全链路转化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这正是科技—工程—产业融合中“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关键体现。
  赋能行业:以融合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
  矿山充填技术是矿产资源绿色开发的核心技术,而高性能胶固粉是实现低成本高效充填的关键材料。当前,我国金属矿山年尾矿排放量超15亿吨,采用先进低成本的固废基胶结料充填技术可将尾矿等固废利用率提升至60%以上,显著降低地质灾害风险与生态修复成本,这正是新质生产力“绿色高效”特征的生动实践。
  
  长沙矿山院与赣州工控的合作,通过科技端突破(高掺量固废利用技术)、工程端转化(充填工艺创新)、产业端落地(规模化生产应用)的深度融合,形成“实验室研发—工程验证—产业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这种模式不仅能加速技术落地,更可探索出矿山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可行路径:以科技创新为源头活水,以工程创新为转化桥梁,以产业创新为价值载体,推动传统矿业向绿色化、高效化转型,为矿山行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范例。与此同时,双方还将在联合申报国家级矿山充填技术创新中心、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等方面开展工作,力争将湘赣地区打造为全国矿山充填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应用示范区。以党建引领为根基,依托科技创新驱动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是实现企业共赢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长沙矿山院与赣州工控的合作实践,不仅体现了党建引领下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更是在探索一条党建擎旗、合作赋能的全产业链协作新范式,为实现“党建引领发展、发展检验党建”提供更好支撑。
(充填与固废资源化事业部 尹旭岩)
国家科技部| 中国五矿| 检测中心| 矿山信息港
所版权所有:湖南长沙矿山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湘ICP备14004059号-3
Copyright © 2019 Hunan Nonferrous Heavy Machinery Co.,Ltd. All rights reserved.